当今的经济环境,下行趋势像一阵狂风,将企业吹得东倒西歪。市场竞争更是激烈得像一场残酷的战斗,大家为了市场份额争得头破血流。
为了能活下去,很多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削减开支,而广告预算往往成了第一个被开刀的对象。
可这真的是聪明的做法吗?也许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,从长远看,可能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。
面对经济下行,松鼠跃动加大了广告投放,2024年7月与杭州机场签订了年度广告合作协议,至此,松鼠跃动全年营销费用将超过1000万。
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:
"人们遗忘一件事情的速度不是线性的,而是开始遗忘快,而后续遗忘的速度就会变慢。"
这一发现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于,任何一段记忆必须要在还没有忘记之前反复加强印象,重复再重复。
因此企业需要明白这个道理——在人们没有遗忘之前反复加深印象以便于建立起牢固的形象,否则别人就会忘记你。
广告像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管道,把企业的“好东西”告诉用户,同时建立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任,从而喜欢上它的东西。
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广告的作用尤为凸显。
就算日子过得紧巴巴,消费者买东西少了,但他们心里对品牌的印象并没有变淡了。有广告,可以告诉他们,这个品牌还在,还很好,那在他们想买东西的时候,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熟悉的牌子。
这就像菲利普·科特勒说的:
"优秀的品牌管理,能让消费者在众多选择中,毫不犹豫选择你的品牌"
比如说可口可乐,这么多年了,不管经济好不好,它的广告从来没断过。大家一想到可乐,首先想到的就是可口可乐,这就是广告的威力。
而且,广告可以激发潜在需求。经济不好的时候,消费者花钱格外谨慎,能不买的就不买。
但是广告做得好,能让他们发现自己原来还有一些需求没被满足,或者能让他们觉得买这个东西是值得的,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价值,那说不定他们就会咬咬牙买了。
马歇尔在《经济学原理》里说:
"人类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,只是受到购买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"
广告的作用就是打破这些限制,让消费者心动。
当大家都不打广告,或者广告打得少的时候,大胆地投入广告,就能让更多人看到你,记住你。独特的、吸引人的广告能让企业一下子和别人区分开来,在消费者心里占个好位置。
比如说苹果公司,每次出新产品,广告都做得特别酷炫,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产品太牛了,必须买。
我们看几个著名的例子:
01 金融危机下的可口可乐
2008 年金融危机那阵子,整个饮料市场都不太景气。但可口可乐可没被吓倒,不但没减少广告投入,反而还加大了力度。
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特别温馨、特别能给人力量的广告,比如那个“Open Happiness”(开启快乐)的主题广告。画面里大家一起欢笑,一起分享快乐,配上好听的音乐,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。
可口可乐“Open Happiness”主题广告
可口可乐的高管也说了:“困难的时候,大家更需要快乐和希望,这就是可口可乐能给的。”他们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,和消费者互动,搞各种有趣的活动。
结果怎么样?
金融危机的时候,可口可乐的牌子不但没倒,反而更深入人心了。
等经济慢慢好转,消费者的购买力一恢复,可口可乐马上趁机扩大市场份额,业绩那是一路飙升。
02 互联网泡沫破碎下的苹果
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,科技行业一片黑暗。但苹果公司可没灰心丧气,广告照样打得响亮,而且创意十足。他们推出新产品的时候,广告总是能抓住大家的眼球,让人眼前一亮。
比如说 iPod 那个“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”(把 1000 首歌装进口袋)的广告,简单几句话,就让人明白了这个小玩意儿的厉害之处。
苹果广告
乔布斯曾经说过:
“营销的意义不在于推销产品,而在于创造价值和文化。”
苹果公司就是这么做的,他们不光卖产品,还通过广告打造了一种时尚、创新、高端的品牌文化,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。
等经济形势变好,苹果公司凭借之前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忠诚度,迅速崛起,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。
03 国内某服装品牌
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,这个品牌没有退缩,而是勇敢地加大了广告投入。
他们对消费者的需求研究得特别透彻,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消费层次的人群,制定了不同的广告策略。
对于年轻消费者,他们请了当红的明星代言,在社交媒体上大做文章,营造出一种时尚、潮流的品牌形象。对于中高端消费者,他们强调产品的品质和设计,在时尚杂志和高档场所投放广告。
而且,这个品牌还特别有社会责任感,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通过公益广告提升了品牌的形象。他们的老板说过:“在困难的时候,企业不能只想着赚钱,还要为社会做贡献,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。”
结果呢,在经济下行期间,他们的市场份额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还略有增长。等经济复苏的时候,他们凭借良好的品牌口碑和市场基础,迅速扩大规模,成为了国内服装行业的领军品牌。
在经济下行期打广告,需要注意一些策略和技巧。首先,要强调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和性价比。
这时候消费者都很在乎花的钱值不值,所以广告里要清楚地告诉他们,你的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,而且价格很合理。
比如说,你可以在广告里说:
“用我们的产品,能帮你节省多少时间和金钱”;
或者“同样的价格,我们的质量更好”。
其次,要多打感情牌。在困难的时候,人们更需要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。所以广告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,引起消费者的共鸣。
比如说,一个家具品牌的广告可以是一家人围坐在新家具旁,温馨幸福的画面,配上文字:
“在艰难的日子里,家是最温暖的港湾,让我们的家具为您打造一个舒适的家。”
最后,一定要精准定位目标客户。别把广告打得太宽泛,要针对那些最有可能买你产品的人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,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,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广告。
总之,在经济下行期,广告未必是救命稻草的稻草,但可能会成为企业崛起的利器。
但打广告不能盲目,要有策略,有技巧,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,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。
当然,广告只是一方面,企业要想真正走出困境,还得把产品做好,服务做优,管理加强。就像一辆车,广告是油门,能让车跑得快,但产品、服务和管理是车轮、方向盘和刹车,缺一不可。
只有各个方面都协调配合,企业才能在经济的风浪中稳步前行,不断发展壮大。
就像大卫·奥格威说的:“除非你的广告建立在伟大的创意之上,否则它就像夜航的船,无人知晓。”
所以,企业在打广告的时候,一定要多动脑筋,想出一些新奇、有趣、让人印象深刻的点子,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。
未来的经济形势谁也说不准,也许还会有起起落落。但只要企业能认识到广告的重要性,善于运用广告,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,就一定能在逆境中生存,在顺境中腾飞,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!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